第581章初战之互有胜负_从长平之战开始
笔趣阁 > 从长平之战开始 > 第581章初战之互有胜负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581章初战之互有胜负

  将令传下,联军阵线之中,擂鼓之声为之一变,紧接着,呜咽的号角声更加地急促而苍凉。

  “二三子,随我冲!”负责赵军骑兵的周骐大喝一声,带着身后的骑兵便从联军的右侧冲杀了出来,几乎与此同时,左侧的赵军骑兵也做出了同样的反应。

  瞬间,闷雷一般的响声,响彻了整个战场。值得一提的是,在赵军冲阵的骑兵之中,还夹杂着不多的胡人骑兵,虽然也穿着赵军的衣甲,但若是细细观其形貌,倒也不难看出其与赵人之差异。

  最大的差异,却是胡人的体型,要比周遭的赵军骑兵都矮了一截。

  “一汉抵五胡”说的可不仅仅是武器装备的差距,也同样体现在身体素质上,别以为那时候的胡人会是建立蒙古帝国时候的胡人,那时候的胡人就是要比中原地区的人们要瘦小。

  就这,还都已经是胡人之中的百夫长以上的人物了。之所以将这几百胡人的百夫长填入赵军冲阵的队列,无他,一来要让他们切身感受一下赵军骑兵的威力,二来也算是教一教他们冲阵到底该怎么冲。

  因为除了这首战的冲阵,廉颇并不准备再消耗自己宝贵的骑兵,把胡人换上去那是迟早的事情,因此必要的指令还是要让他们学上一学的。

  联军这边的动静很快也被秦军发现。甚至在联军中号角突变之时,在中军高台上观察着战局的王龁便已经知道了不好。

  只是,即便已经有所预料,但王龁并没有如往常一样,立即调集骑兵,准备截击联军的骑兵。

  这当然不是王龁怕了赵军的骑兵,相反,厉兵秣马已久的王龁早想再跟赵军的骑兵过过手了,毕竟秦国的骑兵可是在长平之战中堂堂正正地被赵军给压了一头,王龁自然是想把这个场子找回来。

  只是,面对敌军有备而来的二十多万大军,尤其看着联军颇为严整的军容,以及一个多时辰还不落下风的战斗,王龁心中其实已经很清楚,如此大规模的兵团作战,不可能就在今日这一战中分出胜负。

  既然今天注定分不出结果,那么这次作战的目的就得变上一变了。既然击溃不了联军,那就当成是炼将吧,把蒙骜这个将军炼出来,便算是功成。

  从这个角度来看,显然这次的战斗效果已经初见成效。战场之上,蒙骜的指挥可以说是越来越顺手,从处处受制于人,到能够及时补全,再到适时地发起反攻,虽然其中多有仰赖秦军将士的勇猛,但不可否认的是,蒙骜的指挥艺术一直在进步——长足的进步。

  战场,果然就是最好的课堂。而面对联军的增兵,这显然也是一次巨大的考验。

  考验蒙骜能不能及时地察觉到敌军的变化,考验蒙骜面对突如其来的变化能不能保持清醒地头脑,做出最佳的反应。

  王龁早跟蒙骜说过,这次大战要他全力指挥,非到万不得已,他不会插手指挥。

  面对战场上的变化,蒙骜必须学会去识别、面对然后处理。好在,蒙骜到底是蒙骜,没有辜负王龁的期待。

  这也是很正常的,不然他也不能成为秦国的三朝老将,更不会有蒙毅、蒙恬这样的后代。

  就在那闷雷声传来之际,蒙骜便已经准确地预判到了联军恐怕是因为前军吃紧叫援军来了。

  看着那已经若隐若现的黑线,蒙骜丝毫没有慌张的感觉,脑子急速地运转:对付骑兵,或许长矛加长盾组成圆阵会是个方案,但显然在这分秒必争的战场上,组成圆阵进行阻击的方案肯定是行不通的。

  那么,倒也简单了。既然步兵来不及,那就用骑兵对战呗!

  “传令:中军骑兵两万,分作左右两路,拦截来犯之赵军骑兵。”蒙骜很快传达出了将令。

  随即秦军的号角声也变化了起来,随即两万骑兵闻令而出,直直地向着赵军的方向而去。

  听着号角声的变化,中军高台上的的王龁也总算是放下了心,若是盏茶过后,蒙骜还没有下达指令,他或许就要出手了。

  他这一出手,无疑是对蒙骜的信心一个沉重打击。好在,蒙骜还是挺住了压力,及时地进行了应对。

  当然,从王龁的角度来看,蒙骜的反应已经算是慢了。因为一个优秀的将领,根据敌人的鼓声、号角声的声音、节奏的变化,就应该能够大致地判断出敌军的下一步动作,从而进行防范。

  等敌人先出招,还是招式已现的情况下,自己才出手格挡,即便是很好地挡下了,恐怕也势必陷入被动之中,最起码也会将之前的优势给丢了。

  不过,考虑到蒙骜这还是第一次组织如此大规模的作战,能做到见招拆招已经是很不错了,至于料敌先机,慢慢来吧!

  果然,不出王龁所料,赵国的骑兵大军因为先行启动的缘故,早于秦军的骑兵抵达战场,随即赵军的骑兵并没有直接冲入秦军的阵线,而是在秦军阵线的外围展开了一场惨无人道的

  “左射右、右射左”的射击。因为秦军盾牌几乎都在防御正面联军的弓弩的缘故,一时间根本来不及调整,就这么一会儿的功夫,秦军便损失惨重。

  等秦军将士们慌乱地想要调整盾牌的方向,挡住从左右两侧袭来的箭矢之时,正面的魏、韩、楚三国的联军也随即向秦军阵线发射出大量的箭矢。

  瞬间,又将秦军收割了一道。仅仅这两轮的箭雨,秦军之中就有不下千人倒在了血泊之中,受创者更是无以计数。

  显然,这样的情形,再度暴露了蒙骜的指挥略显稚嫩的事实。即便以秦军的悍勇,也实在遭不住这样三面的打击啊!

  无奈,自家的骑兵还没有到,除了被动地挨打,秦军几乎没有任何的手段。

  若是一个有经验的老将,在自己出兵已经晚了的情况下,一定会向前线下达指令,增加左右两侧的护盾的同时,尽可能地收缩阵线。

  当然,现在收缩防线,却是已经来不及了。因为,骑兵的出现已经造成了军心的动摇,现在收缩,搞不好军心就会彻底的崩盘,即便不崩盘,在趋利避害的心理影响下,你下达退后三步的指令,恐怕到了战场上就会是三大步,甚至直接是五步。

  这样的后撤,对于正在鏖战中的大军而言,简直就是噩梦。更重要的是,对方已经知道自己的援军到了,而你们的援军没到,这时候再行撤退,你猜对面的敌人会怎么做?

  所以,没有办法,秦军只能顶着三面的箭雨,死死地顶住联军的反攻。

  好消息是,秦军的骑兵紧赶慢赶还是很快便抵达了战线,随即在战场左右两侧的赵国骑兵无奈只能与秦军的骑兵们战作一团,中央步兵集群得以缓一口气。

  坏消息是,仅仅是这短短的时间里,联军的队伍不仅抢回了刚刚丢失的要点,甚至已经重新向秦军施压了过来。

  可以说,廉颇仅仅用了两万骑兵,便将整个战场的形式给翻转了过来。

  一将之能,可见一般。当然了,王龁对于这样的情形,却也不是不能接受。

  毕竟这次的亏,对于有着二十多万大军的秦军而言,根本算不上什么,只要蒙骜能够吸取教训,从中得到升华,那便已经足够了。

  更何况,从整体来看,整场的战斗,从落后到领先再到落后,秦军也好,联军也罢,互相的伤亡也都不过是毫厘之差,根本说不上什么胜与败。

  而从廉颇的角度来看,他所要达到的目的,显然也已经达到了。一是让联军的几个将军们真正地见识到秦军的厉害,不敢再掉以轻心是一方面,更重要的是,经此一役,应该是没有人会再反对王上

  “结硬寨,打呆仗”的策略了。二是自己的骑兵部队,也算是亮了相了,也给胡人的骑兵们打了个样,剩下的战斗中,自己蛮可以出工不出力了。

  当然,同样满意的还有包括信陵君在内的魏、韩、楚三国的将军们。不论如何,此战的优势终究还是在联军的手中,在一番笔法加持下,首战告捷的战报已经在脑海中预演了出来,也算是对国内有一个交代了。

  虽然没有人说一定要首战即胜,但所有人也都知道,若是首战不胜,之后的战恐怕就很难打了,甚至在不知道什么时候,自己的王上就会下令自己班师回朝。

  不过,好在,首战已胜。至少在短时间内,各国朝廷都不会放过这个好不容易的弱秦的机会。

  于是,在经历了近两个半时辰的鏖战之后,似乎所有人都已经得到了他们想要的结果。

  哦,除了秦军前线的蒙骜将军!意识到自己犯下了失误的蒙骜,顶着巨大的压力,不断地试图通过短促突击的方式对联军的阵线进行反击。

  只可惜,因为赵军骑兵不时的骚扰,蒙骜的种种努力都收效甚微。显然,蒙骜是不甘心的。

  只是他的不甘心,根本不在众人的考虑范围之内。看着头顶已经高高悬挂起的朗月,廉颇随即唤来了传令兵,道:“请示信陵君,是否鸣金收兵,久战于我军不利。”

  “是。”传令兵立即答应道,随即拨转马头,向着中军高台而去。只是传令兵尚未来到高台下,便已经传来了鸣金之声。

  倒不是信陵君未与廉颇商议便行鸣金,而是秦军的鸣金声传入了耳中。

  传令兵随即跳下战马,三步并作两步来到信陵君的面前,简要说明廉颇将军的意图。

  信陵君听着耳边不断回响的秦军的鸣金之声,也没有任何的犹豫,便下令道:“传令,鸣金收兵。”

  “是!”众将士齐齐答应道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spcmb.com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spcmb.com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