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71章秦韩联军终上路_从长平之战开始
笔趣阁 > 从长平之战开始 > 第671章秦韩联军终上路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671章秦韩联军终上路

  从长平之战开始第671章秦韩联军终上路「可是,秦军虽多,却未必能拿下赵括啊!」

  「还有,若是廉颇的大军南下,该如何是好?」

  就在众人畅想着美好的未来之时,几个不合时宜的声音忽然响起,瞬间打断了众人的臆想。

  随着这个疑问的提出,屋内的气氛再度为之一滞。

  不过,正待此时,平阳君略带苍老的声音却是再度响起:「这也是老夫正想要说的。赵括小儿自不量力,吾等却是正好帮他一把。」

  「若是粮草断绝!就算他赵括有通天之能又能如何哉?」平阳君随即笑着说道:「只要邯郸在吾等手中,吾自可以以内阁之名将廉颇还田单留在燕地,而发往上党的粮草等一应物资,也可扣留下来。前线之粮,不过能坚持旬月而已,甚至,若是将此缺粮的消息告知秦军,你猜秦军会如何处置?」

  顿时,平阳君的一通分析又令众人心中的火焰燃烧了起来。

  「可是,我们要如何控制住邯郸城呢?」急切之中,终于有人问出了问题的关键。

  「这有何难!」平阳君却依旧胸有成竹,随即言道:「邯郸城内守卫,只余两千老弱,即便加上邯郸府衙及数百王宫卫士,也不足三四千兵员而已,吾等府邸青壮,少则数十,多则数百,凑之一起,不下两千之数,可先攻府衙,得之城巡检校之卒,再控内阁与诸衙门,则邯郸尽数在控也。」

  闻言,众人顿时连声称妙。

  当然,也有人想要提出质疑的,比如,区区青壮如何能轻易控制邯郸府衙?又比如,即便控制了府衙,下属的巡城检校就会听命行事吗?

  只可惜,已经双眼冒光的众人显然已经听不见这样的声音了。

  不得不说,能被平阳君看重的人,到底也不是什么一流货色。一屋子的人,连造反的基本要素都没搞明白。

  要知道,冷兵器时代,造反虽要紧的虽然是军队,但军队之所以要紧,不是因为其他,而是因为他们身上的甲胄。

  有甲打无甲,那不是几比几,几换几的问题,根本就是一边倒的屠杀啊!

  也是因为这个原因,历朝历代,刀剑都是不禁的,可谁要是私藏甲胄,那都是杀头的罪过。

  就比如西汉的太尉绛侯周亚夫,就因为其子私自打造了五百甲盾,就被直接下狱。

  因此,想要造反,最先要握在手里的,绝不是什么邯郸卫,而是邯郸的武库。

  只有武库在手,才能给自家的青壮全副武装上,也只有手里切实地掌握了一支全甲的队伍,才有造反成功的可能。

  这一点,做得最好的无疑是魏国的司马老贼。

  司马老贼的目标很是明确,在高平陵之变发起的第一时间,便带着他的死士们冲向了邺城的武库,没有任何哪怕一秒钟的耽搁。

  只可惜,现在才是战国时候,没有司马老贼的率先垂范在前,确实是有些难为让这群从未真正上过战场厮杀过,更没有什么造反经验的大臣们了。

  实际上他们的所谓的「拿下邯郸」的造反,跟儿戏也没啥区别了。

  司马老贼之所以敢造反,那是因为他是历经三朝的元老,无论关中还是在合肥前线,几乎所有带兵的将领都是他一手提拔起来的,有了这些底气,司马老贼才敢谋划反叛的。

  但即便是如此,高平陵之变后,曹氏依旧有着反戈一击的可能。

  而平阳君这些人呢?不仅造反的流程没有搞清楚,就连造反的基础都没有掌握。

  不说其他的,即便平原君和赵平都瞎了眼,让平阳君等人占据了这邯郸城,可这邯郸城里拢共兵力只有数

  千,就算全都以武库甲胄给武装起来,李牧、田单还有廉颇,这几个人,哪个人手里不是握着数万大军,但凡有一个人赶回来,他们会惯着你平阳君?

  所以说,从一开始,平阳君等人就不是在密谋造反,而是在作死。

  更别说,他们的一字一句,都已经被潜藏其中的暗卫记录在心,当夜就已经呈现在了赵平和平原君的案头。

  接下来的事情,就算是傻子也知道要怎么做了

  而就在邯郸城中的大戏刚刚拉开帷幕之时,那边韩之国境内的大战也终于就要上场。

  随着赵括带着大军在边境线上闹出的大动静,成功地将赵军抵达的时间向后错开了数日,而韩王眼看着赵括大张旗鼓地推进,当即就是数封告急的书信发到了还在楚地的秦军之中。

  甚至,为了避免书信被秦军所截留,并且能让大军尽快赶回来,韩王更是不惜派出了心腹特使,前往秦军。

  韩王的想法很简单也很朴素:秦军的援军能不能来先放一边,自己的那三万大军的本钱不能丢。

  于是,在韩王的不断催促下,蒙骜随即也是带着包括三万韩军在内的五万五千兵马,悄然地离开了陈都外围。

  应该说,五万多兵马的离开还是对攻城造成了一定的影响,但也仅仅是微乎其微的影响罢了。毕竟,王龁手中已然有着二十二万大军,这对陈都之中的十万出头的楚军,依旧有着压倒性的优势。

  甚至,与其说是蒙骜带兵北上给攻城造成了影响,不如说是赵军南下给守敌楚军造成了影响。

  是的,赵括亲自率军南下的消息,终于还是传入了楚国陈都之内。虽然赵国进攻的是韩之国,但所有楚人都把它当成了是「围魏救赵」的翻版。

  一时间,楚军的战力飙升,倒是让秦军很是有些吃力了起来。

  好在,王龁很清楚,随着时间的推移,尤其是在赵军被堵在新郑的消息被传开之后,楚军很快就会消沉下来。

  那时候,就是楚军战力大幅度减弱之时,也就是秦军彻底占领陈都的契机了。

  福兮祸之所倚,福兮祸之所依。

  世上事,大抵都是如此。

  只是,王龁没有想到的是,刚刚和大军一起开拔的韩之国特使,会是破坏他战策的罪魁祸首。

  大军才刚刚出发,还没抵达楚地的边境呢,分歧就已经出来了。

  很简单,韩军尤其是韩王派出的心腹特使,那是归心似箭啊,恨不能一路飞奔就回到了新郑去。可是呢,以蒙骜为首的秦军却是显得有些慢条斯理,不急不躁。

  这当然也很容易理解,毕竟围困的是新郑又不是秦人的咸阳。

  不过,秦军倒也不是说坐观成败,否则秦军干脆也不会出兵了。

  蒙骜倒也不是有意地拖延行军的时间,甚至秦军已经加快了脚步,但相对于快速地回到新郑,蒙骜所担心的,更多的还是路途上的安全问题。

  因此,在面对山谷狭道之时,蒙骜往往都要派出大量斥候将其中的情况探明之后,才下令大军启程的。

  这样一来,即便是秦军的斥候已经是提前派出了,但还是不可避免地就会耽搁许多的时间。

  一次两次,韩军的将领和使者也就忍了,可这样的情况一旦多了起来,韩军可就不干了。

  好说歹说之下,蒙骜总算是以楚地新附,道路多不熟悉,极有可能遭到楚军甚至是赵军的埋伏为理由,暂时地将韩军的一众人等给说服了过去。

  再经历了三日的跋涉之后,秦韩联军也终于进入了韩之国的境内。

  与此同时,李牧和赵韦所率领的四万五千大军也已经在新郑城的东南角山

  谷中完成了战术的展开,只等秦韩联军上门了。

  而秦韩联军出现的消息,也自然被赵军的斥候所侦查得知。

  好消息是,秦韩联军的数量果然如同预想中那般不满十万,确切地说是只有五万五千多人。这样的数量下,赵军的四万五千人,又是攻其不备,李牧起码有七成的把握能够拿下秦韩联军,不说全歼,也至少能击溃,甚至是消灭其大部有生力量。

  坏消息是,秦韩联军这近乎猥琐的行进,却是并不会给赵军攻其不备的可能。

  就秦军斥候的探查力度,就差连草缝中都剁两刀了,别说赵军四万多人藏在山中,哪怕只有区区千人,甚至是百人,恐怕也别想躲过秦军斥候的双眼。

  赵军沿途观察的斥候就险些被秦军给发现了。

  「怎么办?」看过手中李牧递过来的情报,赵韦也是皱起了眉头问道。

  一旁的李牧也不由得皱起了眉头,虽然自己的四万五千人倒也不惧秦韩联军的五万多人,秦韩联军虽然有着兵力的优势,但韩军到底羸弱些,再加上沟通指挥的不畅,即便是硬碰硬,赵军也未必会是劣势。

  只是,失去了伏击的突然性和地利优势,这样几乎是势均力敌的战斗,到底还有没有必要继续?

  李牧正是在权衡、思考着这个问题。

  打,极有可能是两败俱伤的结果;

  不打,秦韩联军就将大摇大摆地进入新郑,再想要攻下来,就更困难了。

  「再等等看吧。」终究李牧还是没法下定决心,随即说道:「速将此情况快马告知王上,请王上定夺!」

  「是。」赵韦闻言,也是立即答应道。

  随即十数骑不顾天黑的影响,快速地钻入树林,朝着新郑的方向便开启了狂奔。

  是的,秦韩联军赶到了韩楚边境的同时,赵括也带着他的两万五千大军,佯作七万大军,兵压新郑。

  也就在李牧派人将秦韩联军的行军情况飞马告知赵括的同时,深夜的秦韩联军营地中却是展开了一场激烈的争论。

  对阵的双方,自然还是秦韩双方的高级将领,至于原因嘛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spcmb.com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spcmb.com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